作为拥有 12 年行业经验的纯水设备厂家,今天我们结合实际案例与技术规范,为大家详细拆解大型净化水设备(尤其是软化水设备)的加盐要点。若内容存在疏漏,欢迎行业同仁与用户指正交流!
小型设备可按 “树脂量(L)×0.24Kg” 的标准估算,但大型设备需综合多因素调整。一方面要参考设备具体型号与日均处理水量,比如单台小时处理量 50 吨的设备,树脂填充量远高于小型设备,若沿用小型设备比例会导致再生不彻底;另一方面需结合原水硬度数据,当水质硬度超过 4mmol/L 且日用水量超 200 吨时,需在基础加盐量上额外增加 15%-20%,确保树脂能充分置换钙镁离子。
必须选用纯度≥99.5% 的软水专用盐,坚决杜绝两类盐:一是工业盐,其含有的泥沙、重金属等杂质会附着在树脂表面,堵塞交换通道,还可能腐蚀设备管路;二是加碘食盐,碘成分会穿透树脂颗粒表层,长期使用会导致树脂硬度下降、易破碎,进而使离子交换能力降低 30% 以上。
第一步,打开盐箱盖子前,先清理盖子周边灰尘,避免杂物落入;第二步,将软水专用盐装入透气性好的纯棉布袋,每袋盐量控制在 5-10Kg,系紧袋口后垂直放入盐箱,此举可防止未溶解的盐粒堆积堵塞吸盐管;第三步,向盐箱内加水,直至水位没过盐袋且不低于盐箱总容积的 2/3,保证盐能持续溶解形成合格盐水。
正常工况下,建议每 3 天补充一次盐,但需根据实际用水量灵活调整。例如工厂旺季时,设备日均运行时长从 8 小时增至 12 小时,用水量翻倍,此时需将加盐周期缩短至 1.5-2 天。同时,要与设备再生周期同步,大型软化水设备会预设再生时间(通常为凌晨低峰期),再生前 1 小时需检查盐箱,确保盐量充足,避免因缺盐导致再生失败。
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,重点关注盐箱内盐量是否充足、水位是否达标,以及盐水是否出现浑浊;若设备使用频率高(如 24 小时连续运行),需缩短至每 3-4 天检查一次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,防止影响设备运行效率。
加盐时,操作人员需佩戴干净的手套,避免手部油污接触盐和盐箱;盐袋开封后需尽快使用,剩余盐要密封存放于干燥通风处,防止受潮结块或混入杂质;盐箱盖子使用后需及时盖紧,防止灰尘、昆虫等进入。
每月进行一次设备外观检查,查看盐箱、管路是否有渗漏,阀门开关是否灵活;每季度开展一次内部维护,打开盐箱取出盐袋,清理盐箱底部残留的杂质和沉淀物,同时检查吸盐管是否通畅,确保设备各部件正常运转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。
制作专门的加盐记录表,每次加盐时记录日期、加盐量、盐箱初始水位、加盐后水位,以及设备当天的运行参数(如进水压力、出水硬度、处理水量等);若设备出现异常(如出水硬度超标、再生效果差),可通过记录表追溯原因,便于快速排查问题。
加盐完成后,需立即手动触发设备再生程序(或确认设备自动再生功能正常),让盐水充分进入树脂罐与树脂发生反应,完成离子交换;再生过程中,密切关注设备运行参数,如进水压力应保持在 0.2-0.4MPa,出水流量稳定,若参数异常需暂停再生,排查故障后再继续。
操作人员加盐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和耐酸碱手套,若盐粒不慎接触皮肤,需立即用清水冲洗;若盐粒入眼,要马上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并及时就医。设备运行中若出现加盐后仍无法再生、盐水泄漏等故障,切勿自行拆解维修,应第一时间联系设备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,由其上门处理,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。
本文由专业新洁源纯水设备厂家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整理而成,涵盖大型净化水设备加盐的核心要点与实操规范。若您在设备使用过程中遇到反渗透设备选型、水处理项目设计等问题,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咨询!
如果你需要,我可以根据不同行业(如食品加工、电子制造)的用水需求,为你定制一份行业专属的大型净化水设备加盐与维护方案,让内容更贴合你的实际应用场景。